首 页 > 信息公开 > 颍州区扶贫办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号: 67092399-3/201712-52554 信息分类: 计划总结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其他,TXT 发文日期: 2017-12-14
发布机构: 颍州区扶贫办 生成日期: 2017-12-14
生效时间: 2017-12-14 废止时间:
称: 颍州区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计划
号: 词:
转载网址: 转载日期:

颍州区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7-12-14      来源:颍州区扶贫办    保护视力色:       




2017年,区委、区政府围绕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围绕“六看六确保”“七个不落一个不少”,集中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和“集中服务月”活动,狠抓政策落实,突出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完成全年8500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2017年全区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1402.993257万元,实施项目102个(按项目类别统计),覆盖全区所有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区9387名预脱贫人口达到脱贫标准,15个拟出列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现将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力量沉下去”,让扶贫“有人干”。一是充实力量。选派40名年富力强、乐于奉献的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向非贫困村选派87名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队长。今年,又增派14名处级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63名区级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实现了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二是密集调度。区四大班子成员严格按照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带头调研,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贫困户家中看真贫、访真贫、扶真贫,很多班子成员都是利用休息时间进村入户、掌握一手资料。三是压实责任。全面夯实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主体责任、区直部门帮扶责任,建立了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出台第一书记管理暂行办法、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选派帮扶干部问责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4月以来,排查扶贫领域线索28条,给予党纪处分3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批评3人和1个党组织,对7人公开通报曝光。

二、聚焦“问题找出来”,让整改“有靶向”。坚持问题导向,经常开展阶段性“回头看”,特别是按照“七个不落、一个不少”集中开展扶贫大排查,全面加强问题排查整改,确保工作精准有效。一是严格标准。高标准、严要求,要求一线帮扶人员做到对政策措施和帮扶对象情况“一口清”,贫困人员达到“两满意、两不愁”(对帮扶工作、对驻村工作队两满意,不愁吃、不愁穿),帮扶工作达到“三保障、三一致”(医疗、教育、住房“三保障”,做到贫困户家庭信息、村户扶贫档案、扶贫系统信息三个一致)目标。二是精准排查。通过“三下三上”,制定务实方案,成立识别资料、资金项目、政策落实、产业扶贫、健康脱贫、搬迁危改、社会帮扶、“双基”建设等8个专业排查工作组,细化35条排查内容。通过镇村自查与实施单位业务核查同时进行,双管齐下、双向核对,特别是围绕2013-2017年所有到村、到户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进行全面自查。9月份以来,通过扶贫工作队、镇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三人行”,已走访贫困户15604户,查找问题21089条。三是对症施策。以“五查五看五到位”为抓手(查家庭状况、看基本信息是否核实到位,查家庭收支、看识别退出是否精准到位,查措施落实、看十大工程是否实施到位,查双包工作、看包保责任是否压实到位,查群众口述、看政策知晓是否宣传到位),集中开展“脱贫攻坚集中服务月”活动,做到有什么改什么、有多少改多少,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特别是针对排查出的家庭状况与基本信息尚有出入、家庭收支与识别退出精准尚有差距、措施落实与十大工程实施亟需加快、双包保责任仍需压实、群众口述与政策知晓有待提升等5个方面问题进行分类整改。对现场发现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进行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或整改有难度的面上问题,逐条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责任、措施、时限清单,实行盘点销号、逐步整改,现已完成20192条具体问题的整改。

三、聚焦“四个全覆盖”,让增收“有保障”。一是就业扶贫“全覆盖”。我区16-59周岁有就业意愿、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者1318人,帮扶率100%。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开发保洁员等7类公益性岗位2000个,年均工资9600元。运营扶贫车间40个,签订入驻合同或协议企业40个,带动就业850人,其中带动贫困户325人,带贫率38.24%,日均工资40元以上,年均工资约1万元。完善了扶贫驿站建设相关标准、制度,将三塔集镇大塘村和景区街道白行社区扶贫车间(蜜香村食品改建)升级改造为扶贫驿站,筹备升级三合镇三星村、新宅村,王店镇连新村,程集镇贾庄村、三十里铺李门楼村就业扶贫驿站。二是产业扶贫“全覆盖”。以产业“带就业、促创业”,构建“村有产业、户有项目”格局。2017年,安排资金6400万元,支持8749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目前,136个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劳务联结等5种帮扶,带动贫困户5588户。投资5900万元建成39个村级、2000户户用光伏扶贫电站。新建区级电商中心1个(阿里巴巴村淘中心),邮乐购和村淘共建站点93个,年底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三个全覆盖”。三是金融扶贫“全覆盖”。用足金融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实行应贷尽贷。为减少银行顾虑,调动银行积极性,提高政府风险补偿比例,区财政与承贷银行按照9:1比例承担贷款损失。协调颍淮农商行、农行颍州分行对贫困户小额信贷上限5万元封顶,贷款交由企业、大户使用,每年最高可收益4000元。截至10月31日,发放小额信贷5177户、2.51亿元,是省下达任务6230万元的409.6%。“银政担”向带贫企业发放扶贫贷款5660万元,带动贫困户566户。四是政策兜底“全覆盖”。落实了低保线和贫困线标准“两线合一”;五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200元提高到3960元。目前,全区享受农村低保5673户、8316人(低保贫困户3329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121万元。五保供养对象4193人,其中分散供养3819人(五保贫困户2060人)。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280.7万元,其中分散供养1126万元。

四、聚焦“三个全保障”,让生活“有奔头”。一是健康扶贫“全保障”。投入7511万元用于健康扶贫,继续实施贫困户免费体检、“1+1+1医生签约服务”“一站式”即时结算。门诊补充医保由全省的“180”提高到“190”。根据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实际用药需求,用药目录扩大到目前237种,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患者,乡村两级医生集中代购、送药上门,很大程度减轻贫困户看病支出。目前,全区贫困人口享受“351”政策达1.44万人次,享受“190”补偿政策达8939人次,高血压、糖尿病免费发放药物达3.1万人次。9种大病人数为265人,救治率为98.11%。其他疾病救治人数为1194人,慢性病患者9943人。区人民医院与上海儿童医院、红房子医院、武警总院,省妇幼保健院,以及市级4家医院及辖区内22家民营医疗机构签订协作协议,投入100多万元引进“互联网+医疗”技术,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也可享受知名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二是教育扶贫“全保障”。做到对建档立卡家庭在校生应助尽助。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对在园幼儿、小学生、初中生、普通高中生每人每学年分别资助750元、1000元、1250元、100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簿本、免收“一教一辅”费用,我区户籍在外地就读的学生享受同等资助政策。实施大学生助学补贴计划,对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每人每学年资助3000元。实施特困家庭学生社会资助计划,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叠加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三是危房改造“全保障”。区财政按照改造后房屋面积40平方米以下户均2万元给予补助,40平方米以上按每平方米500元给予补助,修缮加固户按户均0.6万元给予补助。投入2301万元,对1244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进行危房改造,已全部竣工验收结束,补助资金正打卡发放。同时,对院落进行平整,对生活特别困难贫困户给予配置风扇、二手家具等生活必需品。

五、聚焦“三个大工程”,让发展“有活力”。一是道路畅通工程。2个乡级畅通工程、87条贫困村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18条撤并建制村道路硬化项目和3条老村道加宽项目都已完工。二是水利建设扶贫工程。清淤疏浚农村沟河54条、扩挖整治水塘164口、新打机井和恢复机井371眼、维修加固小型水闸5座、末级渠系建设2.2万亩,均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0处,土建即将完工,管网正在铺设。三是公益设施提升工程。投入1274万元对全区12个贫困村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投入442.6万对贫困村卫生室进行建设和改扩建;投入1320万对贫困户全部进行改厕。

六、存在问题。今年以来,颍州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长板被赶超、短板需提升”的问题,离实现我区制定的“保一保三”、争先进位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个别干部的帮扶意识不强,没有真正用心去帮、用情去扶;二是部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户受教育程度普遍低,生产经营能力弱,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因残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甚至有“坐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来扶贫”的现象。

七、2018年工作谋划。2018年是我区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收官之年,为打赢我区脱贫攻坚战役的最后胜利,颍州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抓末端、补短板,咬定目标不放松,抢抓机遇不停步,举全区之力、下非常之功,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继续夯实基础。进一步做实做细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特别是新识别和返贫人口的动态管理工作,严防出现漏评、错评现象;管好用好安徽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完善政策和精准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建好扶贫队伍平台,以区委组织部干部管理平台为依托,落实上级有关扶贫队伍建设要求,推进乡村扶贫队伍建设。

(二)继续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把“产业扶贫、健康扶贫”作为“硬骨头”,把“兜底保障、救助救济”作为“硬任务”。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工程。针对当前产业扶贫效益不高的现状,科学制定产业脱贫规划,大力发展“种养加光电游”特色产业,建立健全政府、市场主体、贫困农户、银行、保险“五位一体”的产业精准扶贫共同推进机制。根据现阶段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重点推行“贫困农户自主发展”“龙头企业+贫困农户”“家庭农场+贫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产业大户+贫困农户”“资产收益”等六种扶贫模式,指导市场主体与扶贫对象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抱团发展,帮扶到户到人,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二是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实现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覆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补贴标准,确保贫困户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项致富技能。重点引导农村贫困人口进入家政、养老、物流等领域就业,组织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政策支持,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实施贫困户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力输出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鼓励贫困乡村能人带领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是实施智力扶贫工程。积极推进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整合学前教育政府资助、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关爱女孩行动、阳光工程等政策扶持资金,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继续实施贫困户子女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高等教育扶贫定向招生等政策。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实现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零负担、高中及中职教育零学费、大学教育零失业。强化贫困地区基层科技服务,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特派员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技能,积极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四是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继续实施贫困户免费体检、“1+1+1医生签约服务”“一站式”即时结算,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有效衔接。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对贫困人口因灾难性医疗费用支出予以特别救助,切实承担起精准医疗救助、社会托底责任,实现基本有保障,大病有保险,重病有救助,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五是实施社保兜底扶贫工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家庭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从2016年起,逐年提高五保户、低保户的保障和补助标准,实现农村低保线和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达到应保尽保。

六是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向贫困户倾斜,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到2018年底,完成全区新增、返贫和漏摸底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危房改造不漏一宅。

七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着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交通精准扶贫,实现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通班车,全面提高贫困村道路安全水平和通畅能力。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到2018年,基本实现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重点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库塘、堰坝、沟渠等“八小水利工程”建设,着力畅通农业水利“最后一公里”;加快贫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加快贫困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把贫困村电网建改优先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于2018年底前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基本解决农网薄弱问题,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稳定性,提高贫困村电力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

八是实施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将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向贫困村倾斜,结合“三线三边”城乡环境治理,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

九是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完善金融扶贫组织网络。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接,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优势,促进我区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实现金融扶贫精准对接,改进金融扶贫风险缓释机制,整合扶贫专项资金、涉农资金等各类资源,与金融扶贫资金相匹配,拓宽扶贫开发资金支持渠道。

十是实施社会扶贫工程。强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加大驻村工作队伍“五个全覆盖”力度。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三)压实扶贫责任。压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形成精准扶贫合力。强化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强化考核奖惩,完善考核机制,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区直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