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 > 颍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号: 764751592/201712-85483 信息分类: 工作规划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其他,TXT 发文日期: 2017-12-06
发布机构: 颍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17-12-06
生效时间: 2017-12-06 废止时间:
称: 颍州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号: 词:
转载网址: 转载日期:

颍州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7-12-06      来源:颍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保护视力色: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阜阳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颍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现状和形势

 

一、“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成效

(一)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十二五”期间,政府部门实现安全生产责任的三级五覆盖,企业实现安全生产责任的五落实五到位,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安全基础和监管能力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逢会必讲安全生产工作,在敏感时期、关键时段,亲自带队督查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基本形成。

(二)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十二五”期间,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颍州区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暂行规定》、《24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安全生产职责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全区依法治安、依法监管提供了制度保证。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联席会议、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重大危险源监控、烟花爆竹标签准入、乡镇(街道、一区三园)“打非”包保责任制等10余项制度。

(三)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区先后建立安全隐患定期上报机制、分级管控机制、清单整改机制和第三方监管机制,对安全隐患实施上报、管控、整改、督办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有据可循。

(四)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区共投入隐患整改资金近5000万元,消除重大安全隐患20余个。古商城、木质家具聚集区、临时过渡安置区、校车等一批影响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痼疾顽症,通过招聘专职安全员、配备消防车、安装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神盾巡检系统等有效举措,人防、物防、技防齐到位,安全风险总体可防可控。

(五)基层基础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区通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重点领域投保安责险、设立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中队、安全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等工作,基层基础进一步改善。其中,全区共有62家企业通过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化、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200余万元,设立13个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中队,1个乡镇取得省级安全社区称号,2家企业取得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称号。

(六)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推进。“十二五”期间,举办各类安全培训60余次,培训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0000多人次。培训范围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单位、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文化经营场所、汽车运输、建筑施工等多个行业。

二、“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地区和单位安全发展理念不深入,红线意识不牢。二是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法治观念薄弱,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三是不少中小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技术保障水平不高。四是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新业态大量涌现,事故成因增多。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加快,聚集的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六是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不足,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安全发展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从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党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健全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等各个方面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推动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坚强保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全区经济社会进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发展环境与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理与社会共治、坚持源头管控与标本兼治,大力提升安全风险防控和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努力形成安全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弘扬安全发展理念,遵循安全生产客观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生产,坚持改革创新、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健全责任体系,着力加强法治建设,着力强化基础保障,大力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颍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总体目标

2020年,安全生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执法队伍达到全省县级平均水平;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扎实推进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建立,高危临时安置房、古商城等重大安全隐患基本解决;在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险,发挥第三方参与安全监管作用;扩大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范畴、规模,提高安全检查和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推进安全社区、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安全社区(美丽乡村建成区)、规上企业标准化创建分别达到总数的90%以上;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七进”活动,促进群众安全意识增强,实现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第三章  “十三五”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任务

 

一、构建更加严密的责任体系

(一)明确党委政府领导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区乡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区直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对安全生产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要配强领导班子和监管人员。推动组织、宣传、政法、机构编制等单位支持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实行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对各乡镇(街道、一区三园)和区直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及重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巡视检查。

(二)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实施安全监管责任和权力清单制度,理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职责定位,理顺属地监管、综合监管、行业监管的职责关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并落实到各部门工作职责规定中,形成监管边界清晰、分工明确、失职可追的责任体系。明确落实“一区三园”等功能区的安全监管职责和任务,开展对企业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好安全治理和前期预防。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监督企业履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实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其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要技术负责人负有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强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全区各类规模及限额以上企业,建立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任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严格实行隐患自查、自报、自改闭环管理。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四)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完善乡镇(街道、一区三园)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完善各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机制,建立与我区安全发展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加大安全生产在全区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与安全生产绩效挂钩制度。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五)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安全生产责任制,日常工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依责追究。依法依规制定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项目审批、行政许可、监管执法中的失职渎职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严格事故直报制度,对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责。建立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人员职业禁入制度,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任职资格终身否决制。

二、增强依法治安能力

(一)落实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制度,落实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规章。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解读,拓宽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渠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等标准规范,强化标准的约束力。

(二)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制定实施年度执法计划、现场执法检查方案,完善执法程序规定,依法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执法制度,对同类事项实行综合执法。建立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行移动执法检查。到2017年,所有执法人员配备使用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加强与司法机关工作协调,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安全生产案情通报、衔接机制,对违法行为当事人拒不执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决定的,应依法申请司法机关强制执行。

(三)创新监管执法机制。发挥人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促进作用、政协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监督作用。建立领导干部非法干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以及监管执法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保证执法严明、有错必纠。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制度,鼓励中小微企业订单式、协作式购买运用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诚信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2017年底前,建成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库,实现与全省联网,并面向社会公开查询。

专栏1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重点行业领域

在长途客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等领域,继续实施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特种设备、金属冶炼与加工、水上运输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公共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企业实行火灾公共责任保险制度。

(四)改进监管执法方式。完善“四不两直”和“双随机”执法检查制度,提高执法检查标准,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执法检查频次。加强重点监管执法,各乡镇(街道、一区三园)、区直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重点监管的行政村(社区)和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跟踪监管、直接指导,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源头治理,建立完善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机制,严格安全准入把关。强化区域性风险防控,推行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网格化动态监管机制,力争到2018年底覆盖全区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乡村和社区。

(五)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将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机构,加强监管执法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制式服装、统一装备配备、统一工作制度、统一工作标准、统一执法程序、统一考核奖惩。2016年底前,所有乡镇(街道、一区三园)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调整安全监管队伍人员结构,2018年底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区、乡两级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体系。积极探索实行派驻执法、跨区域异地执法、委托执法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强和规范乡镇(街道)和“一区三园”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配备专业的安全生产执法监管人员。强化监管执法保障,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经费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岗位津贴。加强监管执法队伍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坚持新录用人员凡进必训必考,对在岗人员每3年轮训一遍。

专栏2  安全执法监管能力建设重点任务

安全监管监察现场执法能力建设;安全生产数据风险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建设;事故调查处理能力建设;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安全监管监察教育培训能力建设;依法履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三、强化安全风险管控

(一)着力构建“六项机制”。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和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原则,加快构建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六项机制”。建立风险查找机制,全面排查安全风险;建立风险研判机制,科学应对安全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分级分类管控风险;建立风险处置机制,确保安全风险可防可控;建立风险责任机制,落实安全管控责任。指导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制定安全风险辩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风险查找和辩识,科学评定风险等级,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并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强化监测预警。 

(二)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在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监督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防范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弱化形成隐患,酿成事故。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政府监管体系,落实分级分类监管措施。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整体评估,实施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开展公共区域内的安全风险辩识和评估,有效管控区域安全风险。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以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区域、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重点,支持推动建设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和隐患治理示范工程。 

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

危险化学品:加大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力度,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进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公布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单位名单制度、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系点制度和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四项制度”,并推行《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书》。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医药化工)储存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其他危险化学品(医药化工)储存企业及二级以上加油站点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依据相关规定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行为,及时清理“关停搬转”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原有管线、设施。继续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

道路交通: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加强事故多发路段和公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落实公路客车、旅游客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营转非大客车等五类重点车辆的安全管控措施,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加强车辆和驾驶人动态管理,开展常态化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教育。完善客货运输车辆安全配置标准,健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乡镇交管站和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乡镇交通安全员和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建设。继续实施“畅通工程”,深入推进“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并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强力推进“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网络建设”。

水上交通:继续抓好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坚决取缔私设渡口,严厉打击非法载客行为。每年全区统计范围内的水上交通事故数控制在1起以内,死亡人数控制在“零指标”,受伤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建筑施工:积极开展高处坠落、施工坍塌、悬挑脚手架、起重机械等多发事故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建筑施工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和违规使用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建筑材料的行为。完善农村住宅建设安全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深化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建筑安全资金投入,加强建筑安全培训,确保有关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

烟花爆竹:严格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经营许可制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烟花爆竹经营网点的布局规划,提升烟花爆竹经营网点的安全条件。持续保持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对组织、参与非法生产经营和储存烟花爆竹的人员,以及追查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深入推进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积极培育二级标准化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逾期不达标企业,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整顿不合格的,不予延期换证。

特种设备:完善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网络,推进建立钢瓶智能充装管理系统,着力提升监管水平。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普查数据库,推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使用、检验、作业的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办和处罚力度。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提升,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加强起重机械、气瓶、危化品承压罐车等特种设备整治,逐步落实压力管道普查、检验和登记工作。

专栏3   钢瓶智能充装管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智能瓶阀,在普通阀门的基础上,安装RFID智能芯片,设置内嵌限充控制单元及防拆适配器,增加二维码。钢瓶充装时可以智能识别智能芯片内的钢瓶信息(出厂日期、检验周期、周转次数、充装记录等),过期未检就会锁闭充气功能,达到报废年限,将无法再进行充气,自动报废。内装的智能芯片具有终身唯一身份编码,对液化气钢瓶的采购、库存、建档、送检、充装、配送等环节全程监管,实现每个气瓶的流向可控、可查,通过配合专属配套的充装枪、送气手持终端机等,使这一系统只能给指定的液化气瓶充装,实现“一户一瓶一号”智能化管理。

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点农业机械、重点农时、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安全监管,加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和考核。重点抓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变型运输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全区再创建2个农机安全示范乡镇、4个农机安全示范村、60个农机安全示范户。

渔业船舶:加强渔业船舶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建立渔业船舶检验站,严格执行渔船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配备适应渔业船舶安全监管需要的验船人员。加强对重点船舶、重点区域的治理,严厉整治报废劣质渔船,严格禁止渔船私自载客。

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建筑、批发集贸市场、物流仓储区域等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医院等场所的消防安全服务、火灾报警、简易喷淋和应急逃生装置。持续深入推进开展消防宣传“七进”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开展针对行业、部门、特定人群的专项宣传工作,加强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社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农民工、保安员等群体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

中小学安全监管:定期召开学校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分析安全形势,解决重点问题。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完善现有的安全管理网络。做好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及时彻底消除学校重大安全隐患。

水利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和各水利运行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推进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达标,使水利项目施工达到安全生产文明标准。加快水利安全生产专业队伍建设,使之能够满足水利系统对安全生产专业人员的需求。

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深化涉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查处和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贯彻建设项目安全、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

四、健全职业危害防控治理体系

推进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普查,完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信息网络,构建职业病危害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健全职业健康信息监测和统计制度。将职业病危害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范围,加强职业健康基础建设。加快职业病防治工程、技术的应用,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小微型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的支持和帮扶。深化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严格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日常监测、定期检测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培训等法定责任。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强对职业健康“三同时”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防护措施公告制度。到2020年,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5%以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率达到75%以上,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率达到65%以上。

专栏4   职业病危害防治重点

重点行业:非煤矿山、涉铅、陶瓷生产、耐火材料、木质

家具制造、水泥生产等。

重点作业:粉碎、打磨、焊接、喷涂、刷胶、装卸等。

重点因素:煤尘、石棉尘、矽尘、苯、正乙烷、二氯乙烷等。

五、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

建立区、乡镇(街道、一区三园)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诚信、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专业人才、行政许可、监测检验、应急救援、事故责任追究等信息共建共享。大力提升安全生产“大数据”利用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等特征分析,做到检索查询即时便捷、归纳分析系统科学,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规律可循。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鼓励专家参加安全检查、安全诊断,提高监管水平。鼓励支持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服务组织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参与工作,推动安全监管技术服务社会化。

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和完善区、乡镇(街道、一区三园)、行政村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加快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推进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2017年建成区、乡镇(街道、一区三园)二级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移动终端指挥平台、视频会议系统、手机应用指挥系统,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推进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强化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推进大中型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建设,加强对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建筑施工和油气长输管线等领域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七、强化保障措施

(一)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区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一区三园)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放到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来,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等按时到位,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建立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全面落实政府及部门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交通、水务、住建、旅游、特种设备、消防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安全生产纳入本行业发展规划,指导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三)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安全生产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装备水平,购置一批现场检测设备以及现场监管人员的防护用品。各级政府每年依规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安全生产事故及风险防控、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生产重大项目、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等。“十三五”期间,全区人均安全投入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对新设立的高危及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开展企业风险等级评价,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保障机制,做到安全生产各领域应保尽保。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并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达标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五)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把安全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建立完善中小学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职业安全教育体系,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加强高危行业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建筑等行业的农民工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严格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建立企业法人培训、高危行业培训考试与许可挂钩制度,强化培训效果。“十三五”期间,全区安全监管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接受培训率达到100%。

(六)改善安全生产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和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通过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区域性公益广告加强安全生产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安全社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争取“十三五”期间,创建10-15家市级、5-8家省、1—2家家国家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成20个左右全市安全社区,争取创建5个左右省级安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