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 > 颍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号: 580138136/201801-48348 信息分类: 本级政策解读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其他,TXT 发文日期: 2018-01-02
发布机构: 颍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生成日期: 2018-01-02
生效时间: 2018-01-02 废止时间:
称: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九大提升工程”——《颍州区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解读二
号: 词:
转载网址: 转载日期: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九大提升工程”——《颍州区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解读二

发布日期:2018-01-02      来源:颍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保护视力色: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九大提升工程”是《颍州区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的路径重点。

   (一)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发掘特色农产品和人力资源优势,支持印刷包装、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纺织服饰等四大传统产业特色化、品牌化、服务化发展。瞄准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采取注入新科技,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基础建材、机械制造、家居家私、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存量优化、产品升档、工艺升级,扎实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引导企业适应互联网+要求,加大信息化投入,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力争到2019年,力争完成产值总计13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完成160亿元,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牵头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统计局、颍州经济开发区)  

    1.特色印刷包装产业

重点依托颍州开发区和特色印刷包装产业街区,鼓励现有颍美彩印、宏洋集团、庆丰余防伪、亮点彩印、新世纪彩印、嘉欣彩印、锦诚包装、天利纸业、好运纸品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强化配套能力,引导阜信大街、阜王路上百家彩印包装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金属、木质、纸质、磁质、塑料、玻璃全质全方位印刷包装,尤其在包装防伪、外观设计等方面,引入大数据和新工艺,力促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力争到2019年规上企业完成产值2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完成25亿元。

2.现代家具家私产业

以颍州开发区和三合中小企业创业园为依托,发挥颍州家具协会职能作用和金源家居、飞瑟家具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以原料加工、高档板材生产、铁艺制作、环保漆供应、物流运输等为主的各类林产品配套行业发展,重点发展木、铁、合金等多种材质制家具家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引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业态,加强创意、造型、外观、功能和使用舒适性等方面研发,增强自动化、定制化、模块化生产水平,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初步实现家具家私企业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集聚发展。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4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3.绿色食品产业

以颍州区开发区和九龙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园为依托,以金种子、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功能性食品研发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金种子酒业制曲及生物质基酒生产、蜜香村食品、华丰香料、顶泰食品、春天食品、恒力源食品、护苗食品、佳阜植物油酸等项目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鼓励和泰、苦荞、蜜香村、日月星等争创国家名牌、驰名商标,加快推进九龙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园建设力度,着力建成一批优势突出、标准化、无公害的粮油、畜禽、果蔬加工生产基地。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的转变。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4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4.纺织服饰产业

依托颍州纺织、服装、丝绸、鞋业等传统产业,重点支持京九丝绸、盛唐服饰、海涵服饰、佰达服饰、多彩服饰、蓝鸟服饰、中源鞋业、和益鞋业、乐踏鞋业等企业技术升级改造,鼓励企业通过智能制造、绿色生产、材料升级、技术创新、品牌打造、时尚融合、网络销售,延伸产品价值链,打造满足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服务型企业”与“服务型品牌”,加快纺织服装产品向高端发展等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3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35亿元。

   (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工程。坚持鼓励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等四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专项资金引导、扩大基金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创新体制机制等政策措施,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进一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大中型企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加大新兴业态和骨干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的广泛应用。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10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160亿元。(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发展改革委)

1.新材料产业

依托颍州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北矿磁材(阜阳)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配套,加快建设北矿磁材永磁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永磁铁氧体材料、稀土永磁、磁器件、软磁材料、功能磁性材料和光电新材料等,推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3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浪潮集团、浙大网新项目引进落户,重点发展先进电子元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终端、“屏—芯—终端”产业链、可穿戴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升等,重点建设浪潮集团云计算、浙大网新大数据、义川机器人、阜阳美连德电子LVDS信号连接线开发等项目,加快突破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瓶颈,驱动产业发展模式从“跟跑”为主向“并跑”、“领跑”为主转变,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2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30亿元。

3.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产业

依托独墅联盟、汉库健康等项目签约落地,围绕医疗器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无(微)创、低负荷、个性化、网络化、协同化等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医院信息化智能系统、影像设备、治疗设备、IVD诊断设备及试剂等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产业,坚持产学研医深度结合,通过完善链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吸引、带动、整合一批中小医疗器械企业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资源集聚,力促在3-5年内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产业发展成为颍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2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30亿元。

4.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引进和发展高档数控机床、高低压成套设备、智能电器、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品及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发展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与生产工艺、管理流程、装备及产品等加速融合,促进全区装备制造产业向数控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逐步形成产值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富有颍州特色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到2019年实现产值30亿元,未来五年,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三)实施公共平台建设提升工程。落实税收优惠和奖励补助政策,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合作,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形成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规模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为尽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引导支持企业建立一批创新平台和载体,力争2019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家。(牵头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颍州经济开发区)

    (四)实施重点项目拉动提升工程。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家居家私、现代医药医疗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定向招商和以商招商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水平高、示范带动强的重大项目。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要求,加强项目论证,建立健全中长期工业项目库,建立颍州工业项目库,每年谋划筛选、储备一批投资亿元以上、发展前景广阔、经济社会效益好能有效延伸产业链条、补齐关键环节的项目,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推进。加强目标考核及动态督查,推动建设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优化投资结构,力争转型升级类项目投资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类项目投资比重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项目办、颍州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

(五)实施园区载体扩大提升工程。加快颍州经济开发区扩园升级步伐,发挥港口优势,实现以港兴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住小区和综合配套,促进新型工业化、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园错位发展,引导三塔集、三合、九龙等具有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较好的乡镇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为中小企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平台。依托安徽颍州经济开发区和九龙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园园、三合中小企业创业园、三塔新型建材物流园“一区三园”工业载体建设,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发展思路,系统整合提升颍州工业布局,加大基础配套建设,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完善区域统筹、特色鲜明、错位发展、配套完善的工业布局体系,促进新型工业化、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对城区老企业以传统建材、机械、纺织、家居和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有计划、分行业、有重点地实施退城入园,着力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和企业规模,推动老企业焕发活力(牵头单位:颍州经济开发区、颍州工贸园、相关乡镇街道;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商务局、区农委、区住建局、区重点工程局、区招商局、区规划分局、区国土分局)

    (六)实施品牌质量建设提升工程。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国内外行业、产品标准制定,加快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19年)》,突出抓好“质量、标准、品牌”三大升级行动,鼓励、扶持企业吸收和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质量管理经验和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先进质量管理孵化基地建设,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导入精细化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7S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每年引导30家企业导入各种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优先在重点骨干企业中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动工业企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由速度向质量转变、由产品向品牌转变。力争2019年,全区工业企业质量发展目标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机械电子、印刷包装、家居家私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全市中上等水平;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水平走在全市前列。依托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商标战略,着力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推广普及卓越绩效、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导企业加强内控质量管理。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僵尸企业破产重组,提升企业活力。(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商务局、区农委、区环保局)

 (七)实施两化融合深化提升工程。全力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把智能制造、制造智能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支持企业智能制造改造升级,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向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的各领域渗透,突出信息技术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推动作用,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园、科技孵化园,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立双创服务中心、双创发展基金,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四众”支撑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到2019年力争再引进1-2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相关专业研究中心,建立2个高端研发平台,争创1个国家级双创园区。(牵头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农委、区科技局)

    (八)实施人才培育发展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工业转型升级专家智库,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建立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立足企业产品实际,分批次、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逐步推进共建实验室、实践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积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万人计划等人才,鼓励形成万众创新的创业热潮。财政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定期组织企业家到国内有关培训机构和知名企业学习培训,每年培训100人以上,用3年时间将全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轮训一遍。(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

    (九)实施各类要素保障提升工程。紧紧围绕推进新工业发展,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有效破解矛盾难题,为项目建设及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坚实保障。加大信贷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工业产业引导基金,积极开展“税融通”、“助保贷”、中小企业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鼓励股权等直接融资、奖励企业股改上市和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进一步强化政府融资担保服务,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推进提供引导支撑。加强用地管理,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统筹安排项目用地,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力度,全力协助企业开展各项用工招聘等活动,为企业用工提供保障。积极加大企业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讯、物流等基础配套建设,全力保障企业较快发展。强化环保倒逼约束,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加大污染减排力度,严格节能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支持企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拓展发展空间。(牵头单位:区环保局、区人社局、区金融办、区财政局、颍州经济开发区、颍州工贸园、各乡镇街道;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经信委、区科技局、区住建局、区安监局、区规划分局、区国土分局、区水务局、市城郊供电公司)

  四、激励政策

根据市区近期关于实施双轮驱动、工业企业质量提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扶持、促进磁性材料产业发展扶持、鼓励高科技技术改造升级、花卉产业发展扶持以及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相关政策,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激励扶持政策。本政策与其他政策不重复享受,同一项目符合多项奖补的,按最高项奖补金额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