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80138136/201801-18119 | 信息分类: | 本级政策解读 | 
|---|---|---|---|
| 内容分类: |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其他,TXT | 发文日期: | 2017-12-20 | 
| 发布机构: | 颍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生成日期: | 2017-12-20 | 
| 生效时间: | 2017-12-20 | 废止时间: | |
| 名称: | 工业转型升级“三升一降 三优化” ——《颍州区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解读一 | ||
| 文号: | 关键词: | ||
| 转载网址: | 转载日期: | ||
“三升一降三优化”是《颍州区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目标任务。
(一)“三升”:即力争到2019年,全区工业综合实力和投入质量均实现大幅提升
1.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力争到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90家,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突破230亿元,增加值达61亿元,在全省、全市的位次不断前移;龙头骨干企业税收贡献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3家,过5亿元的5家,过亿元的50家。(牵头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统计局、区财政局、颍州经济开发区)
2.工业投入力度大幅提升。力争到2019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2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达51亿,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占30%以上,企业信息化投入占6%以上。经济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150万元/亩,其他工业聚集区不低于100万元/亩。(牵头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统计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工投公司、颍州经济开发区)
3.工业质量品牌大幅提升。力争到2019年,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45个,实现中国驰名商标、安徽著名商标和市级著名商标50个,市级以上名牌35个,工业企业获得专利达200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发展改革委、颍州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
(二)“一降”:即力争到2019年,全区工业能耗排放明显降低。力争到2019年,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度下降4%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完成市分解目标,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水平明显提升。(牵头单位:区统计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科技局、区水务局、区环保局、颍州经济开发区)
(三)“三优化”:即力争到2019年,全区工业“两化”融合、产业结构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1.工业“两化”融合持续优化。力争到2019年,争取行业龙头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有明显提高,主要行业关键技术工业流程数控化率和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统计局、区科技局、颍州经济开发区)
2.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力争到2019年,全区骨干企业税收贡献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达25家,战略性新兴企业25家,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5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0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达到45家;股权挂牌企业和上市公司达12家,新增6家;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亿元,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以上。(牵头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统计局、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颍州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
3.工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区政府每年安排2亿元工业转型发展引导扶持资金,重点扶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扩大投资、转型升级、质量兴企和人才引进等,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每年表彰一批贡献突出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网上审批,定期开展涉企收费清理,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限,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每年开展不少于3次企业帮扶活动,切实帮扶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牵头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区行政服务中心、颍州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局、区财政局)
	
	
	
	
	
	
	
	
	
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阶段性争取目标
| 
				 主要指标  | 
			
				 单位  | 
			
				 2016  | 
			
				 2017 (预计)  | 
			
				 2018 (预计)  | 
			
				 2019 (预计)  | 
		
| 
				 规模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42  | 
			
				 46  | 
			
				 52  | 
			
				 61  | 
		
| 
				 新增规模企业数  | 
			
				 个  | 
			
				 20  | 
			
				 19  | 
			
				 19  | 
			
				 19  | 
		
| 
				 高新技术企业数  | 
			
				 个  | 
			
				 11  | 
			
				 15  | 
			
				 20  | 
			
				 25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 
			
				 亿元  | 
			
				 6.3  | 
			
				 8  | 
			
				 10  | 
			
				 13  |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 
			
				 亿元  | 
			
				 19  | 
			
				 24  | 
			
				 30  | 
			
				 38  | 
		
|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9  | 
			
				 41  | 
			
				 52  | 
			
				 62  | 
		
| 
				 技改投资  | 
			
				 亿元  | 
			
				 17  | 
			
				 26  | 
			
				 36  | 
			
				 51  | 
		
| 
				 新增各类省级研发平台  | 
			
				 个  | 
			
				 1  | 
			
				 1  | 
			
				 1  | 
			
				 1  | 
		
| 
				 新认定省级新产品  | 
			
				 个  | 
			
				 3  | 
			
				 3  | 
			
				 5  | 
			
				 5  | 
		
| 
				 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  | 
			
				 个  | 
			
				 -- 
  | 
			
				 2  | 
			
				 2  | 
			
				 2  |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 
			
				 %  | 
			
				 4 
  | 
			
				 4  | 
			
				 4  | 
			
				 4  | 
		
|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  | 
			
				 96.5  | 
			
				 97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