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地方特色小吃

发布日期:2013-10-31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24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    阅读: 次   保护视力色:       

    枕头馍   阜阳特产,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每个长约1市尺、宽约半市尺,重2—3斤,堪称馍中之王。其馍焦金黄,厚约半寸,香酥爽口;馍瓣洁白,层层相包,湿润柔筋,干而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枕头馍源自南宋。南宋抗金将领之一的刘錡,他在顺昌(阜阳古称之一)抗金,打败金兀术主力,取得顺昌大捷。交战期间,正值新麦登场,为坚壁清野,并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  
    格拉条  大概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e la) ,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是一种面条,都叫格拉条,很硬的,吃起来,没有很好的牙齿,是嚼不动的。格拉条吃起来,很香、很辣,当你吃它不放辣椒的时候,它的味道就少七分。当地人音乐人刘天伟专门创作的一曲格拉条之歌被广为传唱,在颍州区比较著名的有:莲池格拉条、周记格拉条等,在上海、北京、深圳、合肥等城市也都有阜阳当地人开设的格拉条店。 
    撒(音)汤  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 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当然最好是放些荆芥和几滴麻油,味道更佳!
    马  糊  咸马糊,里面有豆皮,花生米,海带、芝麻,也有添加豆腐脑的,阜阳城人民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把刚炸出来的油条揪成段,泡在咸马糊里,那味道和豆浆泡油条有的一拼。淡马糊:就是黄豆面熬成的粥,盛在碗里,洒上芝麻盐,和腌制好的黄豆和芹菜。黄豆和芝麻香味融合的相得益彰,配上芹菜的咸鲜脆嫩。这两种马糊也几乎是遍布街头巷尾。
    粉  鸡  阜阳经典小吃。粉鸡是用嫩鸡肉切成条状,拌上厚厚的红芋淀粉、鸡蛋,下到滚开鸡汤中,放上葱姜,小白菜、黑木耳等即成。颍州区比较著名的王三粉鸡、六好粉鸡等。  
    皮  丝  阜阳特产皮丝,系新鲜猪皮经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观金黄途亮,薄如蝉翼,食之滑而不腻,味美绝伦,乃筵席中的名菜。上等的皮丝经高级厨师烹调后,则成为招待客人的宴宾名菜,一般不可多得。阜阳皮丝又称春祥皮丝。
    红薯粉丝   红薯粉丝是颍州当地的传统土特食品,利用鲜红薯制成的淀粉为原料加工而成,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红薯粉丝具有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弹性强,柔软可口之特点。红薯粉丝的食法也是多种多样,炒食、凉拌、油炸或做汤均可,荤素皆宜,深受群众喜爱。市场上销售的红薯粉丝,一般为红薯粉丝的干制品,便于运输和储藏,需经水发后食用。
    裕昌祥月饼  阜城北关老庞家生产的一种传统月饼,属百年老字号品牌。在安徽省阜阳市有这么一种说法“南有阜阳的樱桃,北有涡阳的苔干”。这阜阳的樱桃就是指阜阳老字号“裕昌祥”用于制作月饼和糕点的樱桃脯。裕昌祥的月饼有香酥、枣泥、香蕉、西瓜、山楂、水蜜桃、蜜汁五仁等十多个品种,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采用的都是纯天然的上等原料,吃起来酥软可口,甜而不腻,特别是嚼后不沾牙。“裕昌祥”对外承诺保质期为半年,实际上一年以后月饼口感如故,依然是香气扑鼻。    
    鏊子馍  鏊子—锅的一种,向上凸起的铁制圆形鏊子炉,可以烙制薄薄地饼子。北方人叫烙馍。鏊子馍是人们常吃的,软而薄,卷上咸菜、鸭蛋、卤鸡蛋、土豆丝、腌蒜苔、青椒丝等,再沾以椒油、大蒜汁,或者佐以腌雪里蕻及稀饭,有时煮个咸鸭蛋,一定要切成八牙儿,是一顿上好的晚餐。烙馍是用擀轴子做成,直径约1尺左右,薄如道林纸,圆形的馍,放在热鏊子上翻,熟即取下,连菜带饭都有。“一个鏊子馍抵仨菜”就是这个道理。早先吃烙鏊子馍的,卖苦力的人居多,食量都不小,吃鏊子馍不论张,拿筷子去扎。扎满一筷子厚,叫“一筷扎”,已经是很不起的食量。在阜阳东关最热闹的小十字街口,人们经常卷羊肉串吃。
    卷   馍  水淀粉蒸的薄皮,透亮的薄,几张一叠,包上汤煮的绿豆芽、面筋、新鲜黄瓜丝,根据个人口味还能卷上蒜黄、香菜、海带、辣椒、蒜泥等。比较著名的“田三卷馍”也已经在颍州区奎星路开设连锁分店。
    烙   馍(阜城人民读的是shui lao mo) 又分为水烙馍和烙馍:水烙馍是水蒸的,烙馍是在无油的平底锅上半烘出来的,前者软嫩、水分大,后者更干燥有嚼劲。比卷馍的馍皮大,也没那么透亮,原料也是面粉,用擀面杖擀的薄薄的,上锅蒸熟或者哄熟,配菜是:醋溜绿豆芽、醋溜土豆丝儿、咸鸭蛋。
油角糖糕  油角糖糕是两种食物。油角用面、油做胚,包上粉丝、韭菜、豆腐做的馅儿,入锅热油炸,外表金黄,松脆,馅儿是咸鲜软嫩。糖糕传统的做法是,把红薯蒸软,拌上烫面(开水和的面)做胚,包上白糖,同样入锅炸。外表酥脆,和油角不同的是,里面软糯,包入的白糖都溶化成糖汁儿。
馓子麻叶  馓子、麻叶也是面食的一种油炸类食品。馓子是把面拉成细细的面条状,缠成一束,拉成细丝放在油里炸成金黄色即成。馓子可以干食,也可与其它食物一起做成做菜做汤,还可用沸水冲成馓子茶,是当地人春节期间和平时食用的经常性食品。麻叶是把面皮上添加芝麻、酥油和食盐放在油锅里炸酥,也是当地的一种传统食品。
    凉  粉  原料是豌豆粉,晶莹剔透的像果冻。“凉粉的吃法一般有两种凉拌和煎粉。凉拌的时候并不用刀子切凉粉,而是用一个特制的圆形的象浅勺般上面布满圆空的的铁皮(阜阳人人叫锼子)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空中出来,然后装在碗里,加上红色的辣椒水、绿的的荆芥、麻油、香醋、细盐、大蒜汁等调料。煎粉和凉拌相比有点复杂,一般卖煎粉的并不卖凉粉。煎粉要有炉子和锅的,卖煎粉的炉子很小,但是却是一个真正的农家柴火炉子,用泥巴打成的炉膛,不用煤炭做燃料,只用麦干、豆秸之类。锅是平底的黑铁锅。卖家先将凉粉切成2~3方块,然后在锅里放上油盐葱姜之类,用文火将凉粉煎成金黄,香气四溢,让人垂涎。
    酸汤面叶  是颍州区的传统小吃,现在已经没有孩子对这种简单的面食能看上眼,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碗酸汤面叶就是农村父母对孩子很厚很重的奖励。面叶由纯小麦面做成,作料是醋、葱花、味精与少许小磨香油。因为不是擀,而是用擀面杖的一头动作很快的煽动,当面叶煽好后,不是用刀切,而是离出来的,就是用刀尖部分划出来的,很宽很长,整个面叶连在一起,是一个整体。锅中的水烧开后,挑起擀好的面叶,完整的放入水中,水再滚起来时就好,立即用笊篱捞出,盛到事先调好的特制的汤中,一碗香气扑鼻、清香爽口、令人垂涎欲滴的酸汤面叶就做好。吃过后让人回味无穷、满口余香,长久不能忘怀。
    地锅鸡  现盛行于皖北一带,特点:地锅鸡很嫩,又保住鸡特有的香味。旧时农村用的锅多用砖头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烧时用木炭,大铁锅保持土菜风味,锅上贴一圈死面锅饼。起锅时鸡香饼脆。